2004-2018 © 穷游网® qye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Version v5.57 京ICP备1200352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935号 京ICP证140673号 营业执照 经营许可证
Everything happens for a reason. 2013年7月,我因为做一个项目而被封闭在北京的一所宾馆里,突然发现我的婚假只能选择冬天。 和一个2011年去过NZ的超爱汽车的同事聊天,他对NZ的评价很精简,第一句是,相比于西藏,NZ是“眼睛在天堂,身体也在天堂”,第二句则是“你去过这个地方,后面会对很多其他目的地失去兴趣。”2013年8月,他借给我一本Lonely Planet《新西兰》。作为一名地图控及一名LP资深阅读者,我很快就从对一个个毛利名字备感困惑的状态,转变为在脑子里初步形成了一张南岛地图。(其实到了最后快要出发的时候,我已经可以倒背如流了。。。) 2013年8月中旬,我毅然决定从不知道割舍那部分的纠结症中跳了出来,逆时针小圈环岛的心意已决,恬着脸在婚假之后又多请了2天年假,凑成整整的2个礼拜。8月的最后一天,我慌慌张张的买好了双人北京往返基督城的机票。曾经的纠结,什么奥克兰入还是基督城入啊,什么凯库拉还去不去啊等等等等,都随着机票的确定而瞬间消散。 2013年9月的第一天和第二天,行程上的大部分住宿已经定好,剩下一些需要mail联系的主人,由我慢慢搞定。9月的第三天,某人提交一月有余的出国申请终于得到了领导批复,赶快屁颠屁颠去办护照,持续了半个月的最大家庭矛盾终于得以解决。 2013年9月中旬,由于早就答应好表妹的十一日本行,护照送去了霓虹国大使馆,我们只能攥好了一切NZ签证申请材料,眼巴巴的等着10月7日,距离出发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再去提交。 2013年10月,我第一次完全不做攻略出行,去霓虹国开展了短暂而又酱油的第一次出境自由行。后来才知道此行意义重大,首先霓虹国个人旅行签证有效促进了NZ签证的一周出签,其次日本人民撇脚的英语极大地增强了我的英语沟通自信心(在日本这种地方都能交流,对自己英语口语颇有信心的我已经完全不会对NZ担心了),最后我们采购了此次NZ旅行中必不可少的长焦镜头。 2013年10月,在江苏出差中的某一个小雨天,我接到了NZ签证出签的好消息。接着是租车、活动项目的确定和预定,看入境申报规定,采购户外装备、滤镜、保险,借三脚架,甚至学习煎牛排。过程中我写信骚扰了不知道多少预定项目公司的reservation部门,作为地图控,我还收集了很多穷游旅友发的地图,也跑去DOC官网上去看那种等高线地图。 不得不说,和我这种纠结、心急、好奇、计划控、地图控的人出行,是个痛苦的事情。。。不过好处就是某人其实一路下来都很轻松,我给他的任务就两个:弄懂交规、学会用平底锅炒菜。 2013年11月第一周,加了一个礼拜的班,每天晚上好像都是1点或2点睡的觉,情绪产生很大的起落,但是还好当时存有深深的期待。非常非常感谢我的领导D总~ 2013年11月8日晚上,我7点多才从单位离开,一晚上的时间我伴着电视里爸爸去哪儿的首播和重播,收拾行李到凌晨2点。如果时间能重新倒回到那个节点,我应该会从行李箱里挑出不少真心不用带的东西~ 感谢穷游上的很多朋友为我解答了很多疑惑,此处不能一一谢过,但是我想贴出一些对我帮助很大的攻略,希望能帮助到更多的朋友。希望我的这篇游记也能这样,为大家答疑解惑,或是能唤起大家启程的冲动或回来后的回忆。谢谢kate,谢谢路痴小豆子,谢谢gmail大神,谢谢feifei姐,谢谢D总给予我的各种各样的帮助,谢谢某人一直坚持着担任司机和厨子,谢谢帮我还钥匙的Wayne大叔,哇,要感谢好多人。 谢谢大自然为人类留下了一片净土,唤起人们最初的对生活和自然的热忱,并保持着质朴热情的性情,融入这美景之中。 Something will last for a life time. Here we begin. 每日行程电梯已建,请见上方行程单 每日行程前是专题攻略(点击即进入链接): 签证 路线交通及租车 住宿 做饭食材和餐厅part1 做饭食材和餐厅part2(与加油 入境 资金 同一楼) 加油 入境 资金 通讯 (与行李 有用网站 同一楼) 行李 有用网站 活动项目part1 活动项目part2 最后又补充了一点魔戒场景的信息,不过对游客来说,很多地方很难去到,在160(北岛)和161楼(南岛) |
回复 1# 花镜框 要不要遵循穷游规矩,先上几张图?挑图的过程其实很纠结,有不少喜欢的却发现照的并不好。先上几张典型的,后面游记里还会有大量的图。还有些有小遗憾,后面游记详细说。 ![]() ![]() ![]() ![]() ![]() ![]() ![]() ![]() ![]() ![]() ![]() ![]() ![]() ![]() ![]() ![]() ![]() ![]() ![]() Crown Range, Queenstown ![]() ![]() ![]() ![]() ![]() ![]() ![]() ![]() ![]() Queenstown Wharf, Queenstown ![]() ![]() ![]() ![]() ![]() ![]() ![]() ![]() ![]() ![]() ![]() ![]() ![]() ![]() ![]() ![]() ![]() ![]() ![]() ![]() ![]() ![]() Milky Way, Church of the Good Shepherd, Lake Tekapo ![]() ![]() ![]() ![]() Milky Way, Mt John,Tekapo ![]() ![]() Way to Tekapo,State Highway 8 ![]() ![]() ![]() ![]() ![]() Tekapo from Mt John during Night time, Lake Tekapo 好像最后一张中的银河完全看不出来哦,唉去Tekapo的时候正好赶上满月,天空太亮,结果ISO参数还调太小了,银河全都稀稀松松的 ![]() 压题图片先更新这么多了,后续每日攻略中会继续放送有趣的图片~该开始详细写攻略啦~ |
回复 2# 花镜框 签证曾经是我最担心的部分。因为LG单位出国审批很严,提交一个申请后一个多月才收到回执,才能去办理护照,能去办理护照的时候已经是9月了。又因为十一长假要跟着表妹去日本,如果9月就把两本护照交到新西兰签证处,害怕来不及办日本的个人旅行签证,所以算来算去,只能十一回来后,10月7日这天去递交。11月9日的飞机,等于只提前了一个月提交签证材料,心里咚咚打鼓。。。 没人能拍胸脯说签证办理的时间有多长,但是有些规律还是得遵循的。比如上海的出签不知道为啥总是比北京慢很多;比如临近十一和春节这两个档期的时候不要去递交,否则会急死你。原因很简单,十一和春节前签证处的工作人员需要处理大批旅行社的团签,忙都忙不过来。我递交前还关注了一下穷游上大家汇报的进度,有的说是11月启程,9月送去,一个月了还没签出来,估计就是因为十一长假前在处理团签。像这种情况下就不用着急,签证官看到你的出发日期还远,如果业务量太大可能就不会很快处理,而如果像我这样临出发才递过去的,签证官看到出行日期临近就会优先处理的。官方给的建议不晚于出行前3周提交,因为平均水平是2周出签。我也见过很快的,我同事有递交第二天就出签的:这里就又有一条规律了,有其他发达国家签证,一般都能很快出签。我没想到我的日本个人旅行签证帮了忙,周一递交,周四出签,下周一打了个电话通知自己去取~ 总体感觉新西兰签证还是很easy的。现在新西兰鼓励中国游客前往旅游,一般都会给两年多次往返签,非家庭的团组签一般给3个月单次。 然后又是老生常谈的那个问题:申请时是否要提交机票、住宿的预订单?答案是不强制要求,看到很多人没有提交照样顺利出签。我提交了,因为我反正也已经定了。。。提交有一个小小的好处是为了便于签证官给的入境准许时间和你的行程计划更为匹配。 我把我当时提交的东西列出来吧,供大家参考,我提供的有点啰嗦了: ---------------必备材料-------------- 1、签证费(可以当场提交,也可先去银行汇款后当场提交汇款凭证,一个家庭申请的话是860+220,前者给大使馆,后者给签证中心了我理解) 2、申请表3份,全大写字母填写:INZ118830July2012.pdf424.49KB INZ1027ChineselanguageMay2012.pdf737.92KBchecklist.pdf162.49KB 1)其中1188是一个家庭一份(一个家庭的定义仅仅是夫妻双方+一名或者多名孩子,所以如果是爸爸妈妈带着孩子、爷爷和奶奶申请时,需要算作2个家庭)。1188上每个家庭有一个主申请人,其余申请人需要表明和主申请人的配偶/子女关系,感觉像户口本一样,hoho 2)1027,每人一份,有多少人就填多少份哦,这个比较好理解 3)Checklist,上面列出了所有必备材料,自己备齐后可以对照检查一遍,现场签证中心工作人员收材料时,会在他的那一列中一一打钩 3、护照 1)护照原件,这个就不必多说了,如果已经换本了,别忘了把旧的一本带上,让签证官看看你的入境记录什么的嘛 2)每人都要护照信息页的复印件2份,是当场收签证和后来去取签证的凭证哦。信息页是指有照片、信息的那页~ 4、证件照:白底的,每人两张,1188上就能看到照片的尺寸要求(因为其实就是为了贴在1188上的),照片的要求同样可在新西兰移民局官网查看,http://www.newzealandvisachina.com/ 5、家庭关系证明类文件:很好懂,你不是说你们是一家人吗?给出一家人的证明 1)身份证复印件(中文件必备,翻译件可以不提供) 2)户口本复印件(一定要每一页都复印哦,中文件必备,翻译件可以不提供) 3)结婚证复印件(中文件必备,翻译件可以不提供) 6、资产证明类:这个其实还挺重要的,就为了能够说服签证官,我有能力支付去新西兰的话费,还有钱能够顺利回来!我还在中国生活的很稳定,还有固定积蓄。以下列出的都是资产类证明,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准备好其中的部分材料。不必每一项都准备哦~ 1)近半年的银行流水原件,请选择收入和开支都比较频繁的银行卡哦,账户里的余额当然也是越大越好,听说能有5w就比较稳妥啦。要原件,有银行红章哦 2)信用卡对账单,最好能把信用额度给显示出来,额度当然越大越好。可以用银行寄给你的纸质对账单,也可以自己上网上银行打印,没红章没事。。。 3)存款证明,证明我有这么多存款,这项我没有提供,因为我觉得银行流水的末尾显示的那个数字就是存款数啊。。。 4)资金冻结证明,这个我也没有提供,这项真是表忠心啊,都冻结了呢。有人说冻结证明不要交原件,收上去后不还给你;也有人说交了原件后取签证时会退还,不明情况哦~ 5)车本复印件,不多说,证明资产用,还顺便把俩人的驾照复印件给交上去了 6)房本复印件,也不多说,证明资产用 7)这里我提供了一个非必须材料,LG的驾照做了翻译和公证,因为准备在新西兰自驾时租车用,这个也提供了复印件。后面讲租车的时候会再详细说。 7、工作证明类:证明在中国有稳定的工作,不会留在那里不回来啦,也不会超期滞留 1)在职证明、准假证明的原件:很多单位这两项内容是写在一起的,各单位有各单位的模板,别忘了这些重要信息就好:姓名、工作单位、职务、工作年限/开始在我单位工作的时间、月薪或者年薪多少,最后不要忘了加一句,同意其于哪年哪月哪日至哪年哪月哪日赴新西兰旅游,最后这句还挺重要的,说明单位准假了。一定要盖红章~ 2)在职证明、准假证明的翻译件:不管你单位是把中英文开在一起还是分开开,一定要有这个英文件哦,能有红章更好,但是如果单位只开中文,自己翻译一份吧,可以不盖红章,和中文件放在一起 3)营业执照:为了说明公司信息的,这个找人力去要吧,如果提交,也要加盖红章的 ---------------以上都是必备材料,下面说可选材料--------------- 1、我写了一个类似personal statement一样的东西,就是以书信形式开头,写给visa officer的,主要就是表明3个目的:一是介绍自己去新西兰的动机(很pure啊,很适合休婚假啊等等);二是介绍说这些必选材料证明了自己有一份稳定工作,收入只够支撑去新西兰的开销,工作还是很顺利的不会丢下工作不回国;三是介绍下面提供一些可选的材料,以便于让签证官能更好了解自己的假期安排,行程做的这么用心,也定了住宿买了保险,是认认真真踏踏实实要去好好旅游的,不是想偷渡啊滞留啊什么的:)这个PS材料其实不必须提供,hoho,有兴趣的话可以写一个 2、行程表,用穷游行程助手倒出的excel表格就可以哦 3、住宿预订单,就打印的预定邮件 4、机票预订单,IATA出的那个有往返航班信息的ITINERARY 5、旅行保险订单,买的好像是美亚的,忘记了。。。 6、租车合同,当时正好已经租了,就顺便提供了合同的扫描打印件。 7、一小部分项目预定的合同(如helihike)。活动和租车是找穷游上的Kate预定的,可以点这里了解 非必备材料属于可提供可不提供的,大家千万不要本末倒置哦~ |
回复 3# 花镜框 交通篇: 汗,签证码字太多,把机票的地方给占了。机票其实不是特别成功,11月初的机票,我是8月最后一天买的,开始很纠结,新航和纽航可以累积里程,国泰又相对便宜。国泰和纽航只能飞奥克兰,还得自己买新西兰国内jetstar的机票,又要浪费至少两个半天的时间,但是可以去奥克兰看帆船等等。想来想去纠结无比,最后还是一咬牙,决定直接飞到基督城,因而就只能绑在新航这棵树上了。每个人往返8800,真是不便宜。由于某人在订机票的时候连护照都没有,因而还找了票务代理。。。(后来发现就新航而言,没有护照完全可以自己在官网订票,订票时无需输入护照号,后面选座时补充,汗) 机票定好,就腆着脸请假呗,上面说了,由于想环岛,假期左算右算都不够,只好多请了两天年假连起来,终于不用纠结开车太久,终于不用纠结甩掉某些点,终于可以形成一个回环了,小激动。 ![]() 实际行程是上图所示,其中还规划了从皇后镇-milford sound的飞行路线(实在是腾不出多一天开过去了),并计划如果回程有时间的话去一下Akaroa,实际根本就没时间,好吧。。。我想说,一般来说大家规划南岛路线时都需要以 基督城/皇后镇/丹尼丁/尼尔森 为起点和终点的,原因简单,因为要租车还车,也因为这里有南岛的四个国内航线的机场。如果把西海岸一线叫做西线、东海岸一线叫做东线、皇后镇-库克山-tekapo-基督城一线叫做中线,建议10天左右的话就选择中线+西线或者中线+东线形成一个回环吧;如果15天左右可以西线+东线+中线,和我的行程类似,不过可以选择顺时针回环、逆时针回环、S型(基督城--皇后镇)或者6型(基督城-皇后镇)之中任何一个;如果到了20天,可以走整个南岛的大环线,除了西、中、东,还加入北端的尼尔森-东北的皮克顿-基督城往北的东岸凯库拉。当然,如果想要一个特别轻松闲适的假期,可以刻意减少途经点的,那样会很赞! 建议大家规划路线的时候一定要看!地!图!南岛的大路,不多,不会那么容易迷路的,经常GPS会说,前方几百公里后左转。但是有些看起来很近的地方,其实是没有路的!比如fox glacier和Mt Cook间,比如Queenstown和Milford Sound之间,要绕路过去。Southern Alps山脉横贯南岛,横穿这座山脉只有三个口:Authur's Pass (73号公路)、Lewis Pass (7号公路)和 Haast Pass (6号公路),大家不要小瞧了那些看着很近的地方,其实经常要翻山越岭开几百公里才能到达,建议在google earth上看地图,查两地之间行车距离和时间用这个网站:http://www.aatravel.co.nz/main/td-calculator.php ------------------ 选好路线了,就可以开始准备租车的事情了。新西兰被称为最适合自驾的国度,是因为良好的路况(风景绝佳,驾车遵守秩序,路上车少,道路单一路面平整,标识清楚!)这是我总结的,相信大家都有所共识。租车能够使我们掌控自己的旅行节奏,累了就停车睡睡,看到美景能慢慢欣赏。而且像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这种地广人稀的国家,汽车是生活必需品,公共交通并没有那么发达,接驳小镇之间的交通工具有时每天只有一班之类。 驾车的门槛高吗?首先,你需要有中国驾照,将驾照翻译+找新西兰交通局认可的机构进行公证(据说12月开始新西兰交通局认可中国的公证机构了?);然后,你要在新西兰众多的local或global租车公司选好你的座驾,最好提前预定;最后,你需要反复学习新西兰交规,并在到达后适应右舵驾驶习惯。 先说一:搞定驾照 在我去的时候,新西兰交通局还不认可中国国内的公证机构,找kate翻译公证驾照即可,我当时是找的坛子里的地球妹纸。将驾照拍下来发过去,会帮助翻译,然后客人进行信息确认,助理再拿去专业机构公证。客人可以选择将公证件邮寄回国,也可以选择直接送到机场的租车处。很方便 再说二:搞定租车 我很早就找了坛子里的Kate(链接),就是前面说到的KateTravel的Kate,她了解客人的情况后会给出推荐,对我们这种2个人的,她的推荐是经济型的卡罗拉,然后还很赞的帮我们预定的是Omega公司的2010年的卡罗拉。Kate帮忙预定后会发给客人合同扫描件、合同的中文翻译件(务必好好阅读,上面规定了租车、还车注意事项及保险的范围和说明)!另外我听LG说石子路这种非铺装路面是不在保险范围内,玻璃好像也不在全险里。。。想省心买全险吧!租的时间越长每日租金越便宜。 重点说三:最最重要的交规 就好比在高速公路上开60迈慢车一样,在人人遵守规矩的新西兰,一个不遵守规矩的司机是非常非常危险的!当地人车速很快,并且绝不会像国人一样有意识的考虑各种不守规矩的突发情况。举个例子,我们在一段石子路上打滑,所以只敢沿着之前形成的车辙行驶,后来在一个停车场,一个kiwi司机叫住我们,说我们行驶的太靠路中间,这边开车很快,拐弯进入对面车道的车很可能会在拐弯时想都没想就拐进来。是的,kiwi司机很守规矩,他的意识中,车就是不应该开到路中间的!同理,我之前还纠结是否能够在公路中间坐着或者站着拍照,千万不要这样做,我到了那边之后也发现根本不敢,因为kiwi司机的意识中,路中间就是不应该逗留的,车速真的很快,有时候都来不及减速。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阅读交规,遵守行车规则!上个Kate分享的中文简易交规Chinese (Simplified) Road Rules.pdf453.95KB -------------------- 来说说南岛道路和行驶中给我印象比较深的几点。 南岛地广人稀,公路都是双向单车道(进入城市前可能有2或4车道,但是进入城市后又变得道路狭窄),不要跨到对向车道去超车。开的慢的车辆如果发现自己压车了,应该尽可能找可以停车的停车带,打左灯并让出正常行驶道路,让后车先过。在一些主干道,尤其1号公路,可以看到Passing Lane Ahead 500m,这是指前方500m有超车道,从一车道变成了两车道,可供超车。当路上有道路施工时,会从双向单车道变成真正的单车道,双向车辆轮流通行。此时便会有一个工作人员举着排排,一侧写着STOP,一侧写着GO,听从工作人员指挥,STOP时让行对向车辆。牌子从STOP变成GO之后再通行 ![]() GIVE WAY这个标志常出现在环岛和单边桥。看到时一定要有STOP的意识!因为此时你需要停住看右侧来车和对向来车情况!在上单边桥前看双向的上下行箭头,顺着你行驶的方向如果比较粗,就是在对象来车时你拥有通过单边桥的优先路权。如果顺着你行驶的方向比较细,上桥前就要注意,对向车辆具有优先上桥的权限。当然,如果任一方已经上桥,那么已经在桥上的车辆是要优先通行的。 ![]() ![]() 拐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避让直行车辆的,直行车辆拥有绝对的优先路权!在主路上行驶时常会看到支路到主路的岔口处有车耐心的等待着。所以,右转弯进主路时自然都会提高警惕,看好左右两个方向的直行车辆;但是由于新西兰右舵驾驶,有时左转弯进主路时就会疏忽了观察右侧是否有直行车辆。相信不少人都犯过这个错误,还是那句话,一定要注意让你右侧的来车! 在大城市(尤其是基督城和丹尼丁),红绿灯好多好多啊,此时左转右转除了要避让直行,还要看灯,有时半天都转不过去。同时我觉得大城市调头好难啊,没有专门的掉头车道,我们的方法是找环岛、或者找个偏僻的“胡同”掉头。我还记得我们看到马路对面的motel但就是绕绕绕不过去的情景。。。 说说停车。在镇之间的公路上,千万不能想停就停,一定要找到路边宽度足够的停车带,停进去后完全不要影响正常行驶车道。有些公路两边就是没有停车带,或者直接是悬崖,那么还是集中精力开车吧。大城市(又是基督城和丹尼丁!)路边停车好难啊。怎么看是否能免费停车呢?路边都有蓝色的牌子,上面写着P60,就是说可以免费停60min,超过之后就需要到咪表那里去缴费,基督城没注意,丹尼丁一般是2NZD或3NZD一小时,买了相应的时间后,把咪表吐出来的缴费凭证(上面会写在几点几分之前可以在此停车)放在前挡风玻璃的里侧,防止被罚款。丹尼丁街道上全都是P5,恐怖吧?不过到了周日的时候,很可能路边停车变成免费的,以路边蓝色标识牌上写的为准。下图是咪表的一种,城市里也有些半人高的粗的投币打印凭条的铁敦子,看到投币口了吧,铁敦子除了投币还可以用信用卡,但是我没有尝试付款成功。 ![]() 取车相关,到基督城机场后可以在与isite对面公用电话给Omega打电话(因为Omega店面不在机场内,需要派车来接),电话接通后说自己到了基督城机场,订单号是多少,Omega就会教你怎么找到pick up地点。他说找到指示牌上所指的CityBus/Coach方向,从那个门出去(其实就是Vodafone旁边的那个entrance了),出去后就看到大片停车场。很多店面在机场内的租车公司的车就停在这里等着他们的主人。但是Omega是要走到CityBus的上车点(等候处是有棚子的停车场哈,特别像深圳的福田口岸)等着Omega工作人员来接。他们会带着你和你的行李去Omega基督城机场店,在前台核对驾照(原件千万要带,别光顾着翻译公证驾照忘记带原件了!)、订单信息、付尾款后,会给一张CHECK SHEET,上面标出了现有车上的划痕位置(全险不用care)、每一项功能的检查情况(正常的打了勾)、是否借了雪链和车顶行李架、指出了需要加的汽油型号(USE ONLY 91 UNLEADED FUEL),取车时油的情况(指示针指向F)然后要求归还时也保持这样Full的状态,否则A FUEL SURCHARGE of $2.50 per lite will apply to any fuel shortfall。还规定了因为超速、乱停车的话,公司有权直接从你付尾款的信用卡扣款的。然后你就可以去院子里拿车咯,店员会主动帮助把GPS设成中文,塞给你一堆地图,询问你的第一站需要定位到哪里。车里放好行李、车载充电器(充手机呀)、音频线之类搞好,就可以上路了! 租车时最好能租一个GPS。我当时手机里备了导航软件(我用的Sygic,装好了新西兰地图),打开手机的GPS就可以使用手机导航(我手机是国漫的,没开数据流量,国漫的数据流量天价啊!),但是我还是觉得不如车载的GPS。车载GPS的粒度比较细,关键是在山路时,能让你从界面上就看得到前方的山路是什么弯度的,还要开这种弯弯曲曲的山路多少公里,还能提醒此时限速有改变,超有用!手机导航就显示的相对粗一些。但是车载GPS也有一点小问题,它总是喜欢选最短路径,不管是不是铺装路面,有时直接带你走最近的但是最难走的路,如果你想开比较平坦的道路,要注意这一点,GPS会问你,路程中有unseal(未铺装的石子路)路面,是否避开,如果不想走一定要选Yes。还有我的车载GPS有一个小问题是语音提醒比较滞后,经常需要看一眼屏幕上显示的路线,才能提前做好转弯准备,如果只听语音提醒就来不及转弯了。不知道这是不是仅仅是个体问题。 用GPS查找目的地,一般常用的是用关键词和用地址。前者我没成功过几次,很多大名鼎鼎的住宿地和餐厅,在GPS输入关键词都完全搜不到。所以最常用的方法还是用门牌号码,依次输入城市-街道-门牌号码,就可以精确找到你的目的地咯。所以提示大家出发前先查好各个地点的地址,可以保存在google地图里,有信号时翻出来看看。也可以直接打印出来随身带着~ 不要忘记从国内带去你开车时带的墨镜、如果有听歌需求带个mp3+音频线呗 |
回复 4# 花镜框 住宿这件事情,各人有各人的习惯,有人喜欢去之前就全部订好;有人喜欢到了一个地点,去isite定下一站的住宿。建议大家旺季的时候还是提前订吧~ 我们是9月初用两天搞定的住宿,其实11月不是旺季,但是某同学还是执着的想订好。有人可能喜欢选择别人住过的地方,我们的方法则是上tripadvisor(一个很赞的网站,可以理解为国外的大众点评,每一个目的地有restaurant,accommodation,things to do也即活动项目,place to go也即景点信息,这些~)网站,按每一站的地名搜索住宿的前几名。我们选择的时候也是有筛选条件的:首先是有free wifi(新西兰的网络情况不好,还贵,就指着每天晚上用wifi了),然后开着车呢,要free parking,接着是决定俩人要自己做饭,需要选有cooking facilities的,最后呢,就俩人住,经济一些吧,选的基本都是130~200NZD范围内的。除了众所周知的booking定住宿,本地人需要定一些便宜酒店时会用wotif(www.wotif.com)。说到cooking facilities,我可是有话要说,有些住宿地对炊具的理解和咱们不一样,他们认为有microwave oven,有烤面包机,这就叫cooking facilities了。而如果坚定地要自己做饭,一定要注意check房间配置中是否有oven,或者看看主人照的照片确认一下吧。我走之前check了一下自己定的住宿,发现有几家明确写了有oven的,没问题,有几家写了cooking facilities的就比较危险,到了NZ一看还真被我说中了。。。设施方面唯一和中国不一样的是有些地方洗脸盆是冷热水管分开的,而且床垫下有加热器,厕所有暖风机。 NZ的accommodation类型很多的,最典型的就是配合自驾的motel汽车旅馆,我觉得特点就是一个大开间,有床有沙发有开放式厨房有洗手间,车就停在门口,门是推拉门,车恨不得就是停在床前面。motel一般都有炉子,可以自己做饭的,还往往一排会有一个laundry room可以洗衣服,我这一路住了不少。其次很多的还有度假屋(别墅我就不说了,没住过哈哈),一排屋子,跟联排别墅似的,屋子里面很大,living room和bedroom都分开的,一间一间,弄一个大露台,摆个餐桌什么的。我这次也算住了两次度假屋吧,Queenstown的那家甚至还有个很复杂的滚筒洗衣机、有折叠晾衣架、茶几啥的,很有度假的感觉。度假屋一般也肯定能自己做饭啦。还有不得不说B&B,bed and breakfast,其实就是住在当地人家里,人家自己住一间,把另一间开发出来做客房,一般都超级漂亮啊啊啊啊,屋内陈设都会很精致和洋气的,还会有一个大院落,里面会有泡温泉的大池子什么的,有的还有BBQ架子!早饭主人提供,但是肯定不会允许你自己做饭,这是与当地人交流和沟通的绝好方式。唯一缺点就是会比较贵的哦。B&B一般在booking上都找不到,可以从tripadvisor上找感兴趣的,然后直接给主人发mail或者去官网看(如果有的话)。有人推荐过这两个网站找B&B:http://www.bed-and-breakfast.co.nz/ http://www.bnb.co.nz/index.html 。还住过一次小木屋,石头房子,跟好牧羊人教堂一样,吱吱呀呀的木制楼梯,和B&B一样有温泉大池子和大壁炉,其实形式上和B&B比较像,超温馨,主人的早餐做的好用心好用心啊。 在国内旅行时其实我经常住YHA,NZ也有遍布全国的YHA,而且同样,一般都是地理位置很佳。不过考虑到国外的YHA是真的多人间为主,不像国内还有不少标间,而且不知道是否好停车,这次出门反而没有选择。出发前收到了NZ BBH(NZ地区性的联盟,本地人经营的旅馆可加入,http://www.bbh.co.nz )的册子,free的,标出了所有主要城市的BBH,经常看到很多旅友选择高分的BBH住,位置也是相当赞,这次木有尝试YHA和BBH~ 如果住YHA,办一张YHA卡吧,中国办50RMB,NZ办50NZD,所以还是中国办吧,我有一张。BBH的会员卡45NZD,如果住的BBH不是很多,就不用办了。 -------- 这一路的住宿选择 1、基督城,amross court motor lodge: 145 NZD,优点是在基督城市区的那个环上(这个motel所在的Bealey Avenue,整个一条街都是motel耶),紧邻Hagley公园,走路去植物园和cantebury博物馆只需要20分钟,恩。我定的是有spa冲浪池的房型,晚上自己放水spa很爽哈哈。缺点是没有正式的炉子,只有一个电磁炉,和电磁炉上的一个小锅,我觉得只适合煮面,我开始没看到,这天就没能做成饭。我记得他们家还有其他房型。另外,他家的花园不错,大朵大朵的玫瑰哦~ ![]() ![]() ![]() ![]() ![]() ![]() ![]() ![]() 10、Lake Tekapo,Glacier Rock Gallery B&B:210 NZD for first night,125 NZD for the second night。我超爱超爱的B&B,去之前就和主人mail过好多回合了。男主人是建筑师,业余爱好是画水粉画,一楼是展示用的画廊!二层是餐厅+卧室。餐厅,大玻璃窗,窗外就是湖景啊湖景!由于楼层高,一眼望过去就是湖水、雪山和大松树!不想隔着大玻璃,就去露台吧,一共有3间房,主人一间,客房2间,一间开门就是露台和湖景,另一间窗外是院子。我定的是院子这间。女主人准备的早餐很丰盛,前一晚还会征求你的时间。我们连续两晚出门看星星,她很贴心的给我们留着楼上露台的门,还告诉我很多tekapo的天气情况,我很喜欢和她聊天,被她夸英语好,嘿嘿嘿。这家在湖东南角,离大名鼎鼎的三河很近。订房官网奉上:http://www.glacierrock.co.nz/,仔细看看他家官网上的图片吧,还有我的片片,左上是露台湖景,中间是餐厅湖景,不会令你失望~ 另外,Tekapo的房很紧俏啊,旺季一定一定要提前预定哦 ![]() ![]() ----- 入住还有几个小tips。首先还是老生常谈,为了快些找到这些accommodation,事先查好地址和门牌号吧~入住时,注意找管理员要Wifi账号、地区地图和密码(一般会给你一张卡片或纸条,所谓的free wifi一般来说都会有流量限制),然后管理员不会忘记给你牛奶的,后来我琢磨是因为英式早餐时有人习惯往茶里加奶,所以送牛奶这个就算是约定俗成了,其实是为你的早餐着想。很多motel和度假屋在开放式厨房台面上会有酒店那种装茶包的盒子,里面会有热巧克力粉和饼干什么的,自取~ 然后然后,走的时候别忘了还钥匙给人家,我在这事儿上就有个插曲。。。 炊具、厨具、早餐、自己做饭相关内容我会在“吃”的环节说,设施和自己需要带的东西我会在“需要带的东西”环节说:) |
回复 5# 花镜框 吃是某人每次旅途中最重视的部分。这次NZ的吃,要分成好多部分呀,依次是自己做饭、食材采购、B&B早餐、餐厅。一项一项来~ 自己做饭,得益于NZ完善的住宿设施,真的非常便利。西式简餐,吃几顿还挺新鲜的,但是吃多了就不太行了,而且还比较贵,连中餐简餐也比较贵。。。所以某人决定在NZ要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机会自己做饭。 问题一:自己做饭,需要事先准备什么吗?我的同事曾经用小瓶子装过糖和盐,从国内带过去,但是其实没必要。其实严格来说,如果不对吃饭特别挑剔,可以什么都不准备,我带了一个叉勺(既是叉子又是勺子,吃面时可替代筷子),因为这边是没有筷子的,带了两个乐扣乐扣的保鲜盒(我其实是为了吃剩的东东可以带走,也有同学出于中午带饭的考虑,因为中午都在路上,不可能自己做饭的)其余可以说什么都没带。 问题二:自己做饭,住宿的地方能够提供什么呢?首先,上面曾经提到过,声称有cooking facilities的accommodation不一定真的都有自己做饭的条件,最重要的就是炉子和锅。有些cooking facilities指的是微波炉和咖啡机,如果是这样的话,自己做饭就要选择烤鸡翅这种微波炉加热的肉食以及蔬菜沙拉这种。如果有oven,那就可以按照我们的习惯炒菜。每一个具备炒菜条件的开放式厨房,都会准备冰箱、微波炉、水池、电磁炉(一般都是嵌在台面上的,2个灶位),拉开抽屉,会看到摆放整齐的叉、勺、刀(每一种都有尺寸不一的几把,刀有切肉的)、炒菜铲子、擦丝器、木头勺子开瓶器、夹子等,打开橱柜,会看到摆放整齐的玻璃/骨瓷碗(有的是带盖子的透明玻璃碗),骨瓷盘子(一般碗的数量不如盘子多,可能是因为西餐主要用盘子)、高脚玻璃杯、烧水壶、面包机、不锈钢壶、洗洁精、洗碗布、切菜板,有时还有晾盘子的架子。在锅方面,一般都会准备至少一个平底锅,用于煎东西,还有至少一个做汤煮东西的汤锅。调料方面,一定会为你准备的是盐和胡椒调味瓶。还会有一个茶包的小盒子,放着咖啡粉、热巧克力粉、曲奇、茶包等,是为第二天的早餐准备的,赠送的牛奶(有时在check in时递给客人,有些直接放在冰箱里)也是为了客人能够加到早餐喝的茶里。最好玩的,我还见过一个橱柜拉开变成抽油烟机。 问题三:自己做饭,还需要采购什么东东?我由于在基督城就能拿到租的冰桶和电饭锅,这样就可以保鲜肉类啊三文鱼啊什么的,而且可以轻松做米饭啦。然后调料方面,由于缺少调味的东东,因而我们在当地的华人超市买了酱油和醋,那边自己做饭调味只能靠酱油了。。。酱油那边一般是卖的宽牌,NZ那边日本食物很盛行,调料也很多,据说是和以前日本游客非常多有关。醋竟然和国内买的一模一样,那家华人超市还有卖国内常见的各种零食的,什么喜之郎果冻,看得我真是目瞪口呆。至于住宿地可能没有糖,那也好办,去喝咖啡或者餐厅时拿一小包呗,别一次拿太多了。。。最后要说到食材采购,就要说超市啦。 NZ有四家比较成规模的连锁超市。Pak'N Save比较便宜,一走进去就能知道为什么,因为这是仓储型超市~ Countdown和Freshchoice我不知道有什么区别,好像Freshchoice称自己的员工全部是本地人,都属于摆放比较整齐比较宽敞舒适那种。4 Square一般店面面积比以上三家要小,有点倾向于便利店了,食品选择倒是挺多的,而且还卖便利店的那种随时加热保温的pie啊,鸡排啊这种。很多小镇,没有前三家大超市,只有4 Square, 比如Lake Tekapo。此行还见过更小的镇上的真正的便利店,好像是叫on the spot convenience store,在Fox和Haast见过两次。超市关门时间各不相同,大城市的晚一些,比如皇后镇的Freshchoice能开到midnight,基督城的Pak'N Save开到23点。而比如Hokitika的Freshchoice就只开到20点这样。超市的格局都差不多,进门先是蔬菜水果和生鲜(肉),速冻食物,再往里走有一些面包啊、鸡蛋啊、蜂蜜啊、厨房用品啊、甚至洗发水这种日用品,挺全乎。4 Square和on the spot一般就是卖食物为主啦~ 此行几乎所有连锁超市都去过了。基督城有4家Pak'N Save,分别在城的东西南北。北侧的那家,周围商圈整个叫做Northland,是个mall,除了Pak'N Save还有Countdown以及购物商场、餐饮。西侧的那家则是据称华人聚集地区的Riccarton,那里很明显是个城西侧的购物中心。Hokitika Wanaka Oamaru镇中心有New World,皇后镇和Te Anau市区内有FreshChoice,Invercargill Dunedin这类大城市就不用说了,在进市中心的双车道、四车道路边就有一大堆的加油站和超市,Countdown啊Pak'N Save啊非常齐全。Tekapo这种小镇只有4 Square,在Wanaka Te Anau也见过,Fox这类就更是只有便利店了。其余地方没有去过超市,大家可以google查下。有的超市有购物满一定金额(好像是40纽币)在指定加油站加油有discount的活动,购物小票的最下面就是Fuel discount offer的具体说明(我看了看我的小票只有Freshchoice说在Z或Gull的加油站每升减4分)。Pak'N Save更虎,直接停车场就有自己的加油站,看起来比较简陋,但是应该实惠不少。 不得不说说某人总结的适合自己做饭的食材哈哈,他指的适合,一般来说是价格比较便宜,而且比较容易烹调。不得不说,开放式厨房里的oven明显是为了外国人用黄油煎东西考虑的,火力很差,再加上是平底锅,炒菜的话很久才能熟,用汤锅做汤烧开水又要好久。。。尽量不要买不容易煮熟的东西。比较便宜好做的蔬菜,是青椒/彩椒、西兰花/菜花、蘑菇(散装的才便宜哦亲)、西红柿、卷心菜、粗粗短短那种黄瓜(又细又长的挺贵),芦笋。肉我们买的比较多的是真空包装的切好的生鸡肉、生牛肉,都是用来和蔬菜炒在一起。这次没能尝试自己用微波炉做鸡翅和牛排:(鸡蛋标着size盒装卖。玉米和豌豆什么的都不便宜啊!但是冷冻那里有袋装的做沙拉用的剥好的玉米粒和豌豆、胡萝卜粒混合体,很便宜。一定不要错过的是那种冷冻的海鲜杂烩(蟹棒啊虾啊蟹肉那种,也是袋装),扔到锅里煮汤,肯定能胜过从国内带的浓汤宝。青口也有散装的,做汤不错。另外别忘记有了冰桶后去超市买冰,一大袋一大袋的,一般都是从加油站和超市买。超市也会有巧克力、蜂蜜这种适合带回去送人的手信,如果碰到减价可以采购。还有速食面(出前一丁之类的方便面)和微波炉加工食品卖。最后最后,我想说,那个烤鸡,无数人推荐的,我怎么觉得不好吃呢,好柴,而且里面完全没有味道:( 新西兰的水果呢,我们去的季节最便宜的就是嘎啦果和golden kiwi了,都很甜。樱桃,很贵!没见过的好多南太平洋特产水果,不便宜~桶装的果汁和牛奶,有时价格很有优势,赶紧入哦! 再说说华人超市/亚洲超市。华人超市/亚洲超市在基督城、皇后镇、Invercargill这类大城市都看到过。基督城的是在279 Greers Rd有个三商超市,就是我之前说的能买到挂面、酱油、国内的醋和各种国内零食的华人超市。他家还有那种中国人才吃的蔬菜在卖。皇后镇有个韩国人开的亚洲超市哦,在4 Square对面,里面能找到中日韩的常见食材。Invercargill的记忆中是在Pak'N Save附近~ 最后再说说油吧,开始还满心欢喜以为motel什么的会提供油,结果还真的没有油。超市可以买,很大一瓶,我们看了看觉得肯定会浪费就买了一瓶小的,而且是喷雾,好玩吧。在买油之前,一直是这样克服的:从烤鸡上弄点儿肉下来,在平底锅里煎一煎,算是有油咯~ 米饭就好办多了,直接超市买袋装米,用电饭锅。NZ的米是长粒的,没什么甜味,不香。哪有某人那么事儿的,我觉得能吃就行啦,哈哈。 放几张超市(货架照都是来源于NewWorld和Countdown)和我们“炒”的菜给大家看看(我的最爱是牛肉炒彩椒和鸡丁炒黄瓜哦~) ![]() ![]() ![]() ![]() ------------------- 下面来说下B&B早餐。B&B主人一般会告知第二天早餐供应的时段,届时到餐厅就好啦。住在Wanaka的小木屋时,我吃到了第一顿NZ当地人的英式早餐,也会最丰盛的一顿。当时有6位客人在一起吃早餐,我没好意思去取相机,就简单说说英式早餐的内容吧。 餐桌上会准备好大玻璃罐装的cereal,一大碗腌制水果(一般就是猕猴桃苹果葡萄这些),一大碗酸奶。餐桌上每人的大碗就是用来吃这个的(还好在wanaka时有6位客人,照着别人学的):一般是用酸奶泡着cereal或者水果吃,不过凉凉的,齁甜,我不是特别爱。主人会咨询,egg想怎么做,会问是Scrambled,还是Fried,还是Steamed。我们选了煎鸡蛋,还问是one side还是both sides。德国客人们选的都是Steamed,我发现端上来就是荷包蛋的圆鼓鼓样子,但是是蒸熟的。关于面包,主人问是white toasted还是brown toasted,当时不理解,端上来发现brown toasted就是烤的焦焦脆脆的。桌上有很多可以抹面包的果酱、蜂蜜、黄油(学会一个词,除了黄油外,还有一个叫做Margarine的东西,外观和黄油一样,查了一下是人造黄油,为了防止摄入过多胆固醇的)。关于饮品,一般会问coffee or tea,我一般选tea,Tekapo的那家B&B主人是有一整套茶具,帮我们煮了英式红茶,还准备了可以加到茶里的奶。Wanaka的小木屋管理员是让我们去饮品角自己选喜欢的茶包,饮品角那里有烧开的热水冲泡。如果选coffee,主人会帮现做。而在卡卡point的B&B,我们是自己做的早餐,一切东西都准备好了放在厨房,只有鸡蛋是给了两枚蛋,我们用微波炉做的鸡蛋羹,失败了,呵呵。放几张B&B早餐图。 ![]() --------------------- 下面来说餐厅了~hoho 整体而言口味偏甜! 如果愿意,早晚都可以在住宿地做饭,但是中午就没这个条件了。还有的时候实在是太累做不动了之类的,去餐馆吃吃还是很有必要的。我对新西兰的西式简餐,有一句总结,不知道是否客观,但是我遇到的情况都是这样的:盘子永远分为两半,左边是肉(可以是Fish,Ribs,Sausage等等),右边永远是Chips,或者chips+vegetable,中间挤了酱。这样的西式简餐,从10纽到20纽不等,第一次吃Fish&Chips的时候我觉得真好吃呀,到倒数第二天第四顿吃Sausage&Chips的时候我已经腻到不行了。。。后来住在Dunedin和Tekapo的时候就开始转战中餐/日餐/泰餐,发现中餐也不便宜,平均一个炒饭或者一个菜,也要15~20 NZD。NZ的饮料,常见的可乐雪碧什么的就不说了,比较有特色的是L&P(一种柠檬味的碳酸饮料),Ginger Beer(和beer没关系,也是碳酸饮料),吃油炸食品,这两种饮料比较解腻,一般4到5 NZD一瓶。 列几个我尝试过的餐厅吧: 1、Sheffield:Sheffield Pie Shop,从Christchurch至Authur's Pass的路上你可能会遇到它,很有名的一家Pie Shop,曾见过别人推荐。在户外活动时饿了吃pie是比较划算的,相对便宜,个小却又管饱,而且热乎乎的口味很多(可能有20多种口味)。比较合中国人胃口的是肉馅的,比如mince,鸡肉,steak等,是咸的馅儿,外面酥皮。也有苹果派之类的。买了2个肉的,一个苹果pie,13.6 NZD ![]() 2、Fox:Neve Cafe,Fox主街上Fox Glacier Guiding对面的餐厅,我也是记得有人推荐过所以去吃的。买的是他家的pizza,墙上有两个圆盘,显示出了large size和regular size的pizza的尺寸,味道和价格都记不住了,记得看pizza menu时完全不懂每种是什么味道的(不是以食材名称起名的,名字都很炫,好像和鸡肉有关),所以就点了best seller,由于用现金付款的,也忘记多少米了,好像regular size是23NZD吧?谁帮我修订下?pizza图见下咯~ Fox还有一家如雷贯耳的把守在Lake Matheson门口的Matheson Cafe,我路过啦,但是木有进去吃,看到早餐的价位大概是每人份13纽币左右。 ![]() 3、Fox至Haast的路上,Lake Paringa之前,到了一片平原,会经过一个Salmon Farm,在路右侧,而提示牌在路左,开的太快容易错过。买了一侧的整条切片Fillet,才5.07 NZD,但如果是烟熏的就贵很多,18 NZD。冰桶此时大显神通,为了保持温度,还管店家要了一瓶冰水放在冰桶里。 ![]() 4、Haast主街上有个可能是唯一的餐饮店,写着大大的Meals Takeaways,我们在那里吃了Fish & Chips,11.95的套餐,还配一瓶L&P。 ![]() 5、Wanaka:住的是小木屋,所以晚上要出去觅食,湖南侧的主路上全都是餐厅,也有Thai Food,选择N多。我们看了看tripadvisor选了家墨西哥餐厅,AmiGos Mexican Grill,实话说第一次吃墨西哥风味的食品,感觉脆脆玉米饼里加上肉,吃不饱。。。Ginger beer和橙汁很喜欢~ 由于没吃饱,跑到wanaka主街口的4 Square每人买了一个mince pie,4NZD/个,跑去湖边吃了 ![]() |
回复 6# 花镜框 囧了,太罗嗦,又写满了,继续~ 6、Queenstown:到了皇后镇选择就更多啦。首先不能不提的是Fregburger,脸一样大的汉堡,店面在Shotover St上,汉堡好吃是因为面包和肉是刚出炉的,菜都很新鲜,所以咬上去汁液很多。要在店里等一会儿,经典款11 NZD一个。离开皇后镇的那天中午吃了路上碰见的WHV MM推荐的Flames(全名Flame bar and grill),强烈推荐,原话是”一定要中午去,不排队,而且Ribs & Chips超便宜量巨大“,去了之后发现真的是。。。店员端上来一个木头案板,上面足足半面都摆满了猪肋骨,右边的薯条绝对吃不完。我看呆了,这性价比!唯一是太甜了,吃完我都牙疼了。11点才开门,午市的菜单看了看,除了Ribs&Chips之外还有汉堡,但是感觉这个最值,13.5 NZD一份,男的女的一人都绝对吃撑。除了上面尝试的,Queenstown还有个很有名的河童居酒屋,叫做Kappa,性价比比较高,很多人推荐。(下图为巨大的Flame的Ribs&Chips) ![]() Queenstown还有不少好吃的冰激凌和糖果店,冰激凌店就是大名鼎鼎的Patagonia咯,记得点那四种获奖口味,好像有香蕉味、树莓、曲奇什么的:)奶味浓郁超好吃,单筒超级脆,点2个球的是7.8 NZD。Patagonia在Queenstown和Arrowtown都有店,Queenstown在湖边,Arrowtown在主街背面,去箭河的路上可以看到。还有一家在Queenstown和Arrowtown都有的糖果店,Remarkable Sweet Shop,我不吃糖,纯属去看糖果形状的,好好玩。其实还有不少吃冰激凌的好地方,比如Wanaka对面主街上卖Tiptop的冰激凌,比Patagonia便宜,两个球是4.5。超市里还卖桶装、碗装或者雪糕样子的冰激凌,最大的两个牌子就是Tiptop和KAPITI(后者比较贵)。说起奶,冰激凌奶味很重,但是真正的牛奶确实清爽型的,某人在国内乳糖不耐,到了那边天天喝牛奶也没事。住宿送的牛奶一般是两种,最多的是Meadow Fresh牌子的,当地一个很大的乳制品企业,另一种比较常见的是KLONDYE牌子的,不管哪种牌子,BLUE的都是全脂的,绿色TRIM的是脱脂的。 ![]() ![]() ![]() 8、Te Anau:吃饭的选择不少,市中心主街上,靠近湖边有大名鼎鼎的Miles Better Pie和旁边的西餐厅Bieliez,加油站附近有卖Fish&Chips的小店,由于当天我们实在是想吃中餐,motel主人就给推荐了Te Anau最有名的中餐馆MING GARDEN,我去询问几点下班(因为萤火虫洞回来之后都9点多了),被告知8点45就不营业了。于是只好去了另一家FreshChoice超市附近的China City Restaurant(大厅很大,都是圆桌,感觉就是中国旅行团来吃团餐的地方),吃了每人一份炒饭,在加一个菜(大家记住啊NZ那里点有豆腐的菜都很贵啊。。。),一共49 NZD,要不是我们来,可能9点过厨房就下班了。Miles Better Pies的pie味道选择也很多,还得排队,大概吃了3个,18 NZD 9、Invercargill:这个就不多说了,因为某人坚决不去Bluff,说查好了Invercargill一个吃海鲜大餐的地方,结果跑过去发现不开门,再看街上怎么都不开门呢?一想原来是周日。。。吃了NZ常见的一种快餐,noodle canteen,用纸盒子装的炒面、炒粉、米饭等等,你在美剧里一定见过。。。唉,还是亚洲人民最勤劳啊。。。一盒星洲炒米大概10 NZD左右 10、Dunedin: 我们在丹尼丁不住在市中心,住在Bayview这条街上,用tripadvisor搜了下有好多中餐馆哦,找了一家叫做Nanking Palace的,酒店已经关门了,看着像是团餐餐馆,就跑去隔壁的他家的的Takeaway点外卖。老板是华裔,不会说中文,我看着菜单,深深感到怎么中餐翻译成英文菜名可以这么高大上。点了一份叫做豪华炒饭的东东 15NZD,豪华是够豪华的,足足吃了两顿。上个图给大家看看(左下,其他是上面提到的miles better pie和noodle canteen) ![]() 11、Kaka Point:嘿嘿,你要是住在Nugget Point或者kaka Point,享受完无敌海岸线过后估计都要来这家吃饭饭的。卡卡角镇上的海景餐厅The Point,有一位口音很重的老爷爷,我们对照着黑板点了Blue Cod和Seafood Platter,点的时候老爷爷会问你选择配Chips还是Vegetable,你看看,我之前分析的还挺对吧。Blue Cod特别特别细嫩!!!老爷爷口音很重,我必须说的很慢而且听得很仔细,老爷爷也特别热情,主动提出要帮我和他家的黄眼企鹅合影,哈哈。他家隔壁是自家的Bar,可以咖啡、喝酒之类。 ![]() 12、Moeraki:赶去Moeraki一大原因就是去最有名的Fleurs家吃海鲜大餐的,到了之后发现Monday Tuesday两天歇业,满满的都是泪。。。他家菜单都是每天根据打捞上来的海鲜而制定的,远近闻名但是价格不便宜,一条鱼大概43纽币吧。这家餐厅拥有无敌海景,简直就是坐在海边吃饭,压题图片里就有一张,户外的餐台就在海边啊啊啊! ![]() 13、Oamaru:没有在aomaru的餐厅吃过,但是motel主人推荐了一家主街上的餐馆,据说很赞,看别人也推荐过,叫The Last Post ![]() 14、Lake Tekapo:小镇因为比较小,而且住宿B&B居多,所以之前已经看到很多很多推荐啦。我们去觅食时自然也是先选择的Kohan湖畔餐厅,生意好火爆,一份湖畔定食(定食就是盒饭了,亲们。25 NZD,有三文鱼、虾等多种海产品,具体看图哈哈),一份三文鱼定食以及一份寿司(看图看图),一共59 NZD。味道上没的说,新鲜、米饭香喷喷,hoho,Kohan后门出去就是湖,中间隔了一大片草地~ Kohan是比较靠近湖边的,在小镇主街旁边的餐厅也能看到湖景,但是离湖稍微有点距离,有烤肉、有Fish&Chips、有Thai Food,我吃过Thai Food的炒饭,就当中餐吃了,俩人34 NZD左右。哦对了还有个叫做翠湖轩的看起来是中国旅行团吃团餐的中餐馆~还有家Mt John上的Astro Cafe不得不去,无敌湖景,餐具和湖一样蓝 ![]() ![]() 15、Fairlie:离Tekapo很近的一个小镇,路过吃了Fairlie Bakery的新鲜面包和蛋糕,一个蛋糕大概5 NZD左右,最好付现金,记得当时用信用卡必须多付1 NZD ![]() ![]() ![]() 不好意思,说完人的干粮,临时说一段车的干粮,实在是前面又挤得没有地方写加油问题了。只能放在这里了,好没条理啊。。。 加油问题。常见的加油站主要有BP英国石油、Z(说起来我一直以为那个logo是8,汗)、CARTEX(标识是五角星),(其实还有些加油站比如Mobil challenge gull shell之类的)。我查了查手里有的几张加油小票,Hokitika BP是2.139/LT,Wanaka BP是2.269/LT(好贵,早知道在Queenstown加了),Twizel Z是2.149/LT, 基督城 Z是2.119/LT,皇后镇也是2.1XX,越是大城市越便宜。我们习惯油剩半箱时加(除上述地点外还在invercargill dunedin加过),一般都加33 34LT这样子,所以大概半箱油是70-80 NZD左右,不便宜啊。加油站的便利店可以买到冰,pie啊之类,还可以借用厕所~一般加油站都需要自助加油(我发现Z态度很好,竟然有人帮加),自助加油其实就是找91号的油枪,插进加油口后按FILL,等着油满时它自己跳枪。然后去窗口,把油枪号码报出来,交现金或刷卡。还有一种付款模式,在Z Riccarton见过,油枪需要prepay金额,才能加油。由于当时我们要还车了,必须加满,没有尝试。加油站有时有肥皂水桶和刷子,可以洗洗车。 ![]() -------------------- 说说入境的那点儿事儿吧。基督城机场降落后,首先会经过一片卖“新西兰土特产”的区域,就到了海关。当时正好有几个日本旅行团,因此队伍移动得很慢~海关工作人员除了检查签证外,还特意问了回程机票,还好当时手上攥着IATA的ITINERARY打印单。过海关后是农林局的检验关卡(两队,对应2个农林局检验官),队的右侧是行李提取区,只有两个行李提取传送带。在农林局检查的队伍中,我看到旁边有个单独的棚子,工作人员在一个一个闻着客人打开盖子的瓶子,我觉得是检查药品的,感觉速度很慢,我就决定把我带的黄连素和止痛片倒进垃圾桶了。快排到我的时候,看到农林局检验官的台子上有大幅宣传画,上面赫然画的都是中国食品,什么牛头牌牛肉干、川贝枇杷露。。。大家应该明白了,肯定是因为中国游客比较喜欢带食品。当我把入境卡(新航在登机时就发放了入境卡,很好填写,唯一就是注意有拿不准的一定要申报。动物植物制品要留意。肉类、蔬果、蜂蜜、活的植物动物、动物皮及骨制品都严禁入境,加工过的肉蛋奶水果谷物种子草药、竹制品木制品毛发制品、动物用品、还用品都要申报。食品大家最好还是申报吧,既然都已经名声在外了)递给农林局检查官的时候,首先她最关注的就是是否带了FOOD,我由于把药扔了,所以唯一申报的就是竹制品(筷子)和户外用品(徒步鞋)。官员让我把竹制品拿出来(所以申报的东西提前放在比较好拿的地方吧),一看是筷子,就把我申报竹制品的Yes标记划掉了,看了徒步鞋鞋底也觉得没问题,就把我申报的户外用户的Yes也划掉了。一切OK,过X-Ray后,看到了大家都说很乖的那种闻来闻去的狗狗,好可爱。接下来靠墙会有一大排AA Travel和Jason的架子,上面的宣传手册是分地区的,还有针对某些activities的宣传册,上面经常有活动的coupon,还有地图,拿感兴趣的吧:) 入境卡在此:入境卡english.pdf107.31KB --------- 资金问题,没什么太多说的,很多人都问应该兑换多少纽币现金带过去?或者问是国内换好带过去还是到了NZ再取款比较划算?关于第一个问题,我们两个人换了600纽币,除了中间有一天信用卡落在车里了,全用的现金之外,一路都刷信用卡,没发现哪里不能刷卡的。就这样还剩了200纽左右。一路上发现不建议刷卡的地方(是不建议,不是不能)只有2个,一个是基督城的华人超市,因为他卖的保健品是批发价,因此只支持现金和当地银行卡(比如Westpac,kiwibank),后者我们是肯定不会有的。visa通道也能刷,只是charge5%手续费(自己买的话也就算了,但是是帮人带东西,不好跟人算价格)(其他地方可以走visa和mastercard通道的,是不会charge手续费的哈);另一个是Fairlie小镇的面包店,用信用卡比起现金要多charge 1纽币。NZ作为一个旅游国家,遍地可以刷卡,而且遍地都可以走mastercard和visa通道,能直接走银联通道的很少。关于第二个问题,由于基督城机场还没出大厅就有BNZ ATM机可以支持银联卡取现,因而国内换好带过去还是到了NZ再取款比较划算,完全取决于当日汇率,其余毫无区别。 那就来说信用卡。为了避免纽币-美元-人民币转换的汇率损失,可以带一张多币种的信用卡过去,当然如果不在乎的话双币卡就可以了。我们有一张建行白金卡、一张中行EVM芯片卡,就是因为害怕有些地方只能芯片,其实多虑了,没有这种情况出现。超市、加油站、住宿等,刷卡机都支持刷磁条or插卡读芯片。只是注意,卡一定要签名,虽然也要输密码,但是国外的规矩你懂的,要核对签名。 再来说取款,现金不够了怎么办,找BNZ的ATM机,虽然操作界面支持中文,但是听说那个中文是乱码,还是用英文界面吧。仅有这家支持银联卡的取现(满地都是的ANZ和westpac不支持),好像每天最多800纽币?用华夏的银联卡,每天第一笔免境外取款手续费。取出来的钱并不都是100一张的,有零钱,很人性化。哪里有BNZ的ATM?还没出机场,在租车公司柜台对面就有。如果在城市里就有点麻烦,因为我们曾用google地图搜过基督城的所有BNZ ATM,结果好多都是错的!教大家,去shopping mall里去找,我们是在northland里找到的! |
回复 7# 花镜框 通讯问题,NZ的3G制式是WCDMA,2G是GSM,支持WCDMA的移动设备可以带过去直接用。我们的做法是一个人开了国际漫游,禁用了数据业务(国漫的流量价格不菲),用于和国内联系,还装了导航软件,用GPS信号导航(不走流量);另一人到当地购买当地的SIM卡,基督城机场大厅有Vodafone的柜台,买了一张29纽币的SIM卡,100分钟local通话(打不了国际电话,可以给motel这些打),无限短信(这个没啥用)和200M还是500M的数据流量(用手机上的google地图之类)。除此之外,我们还带了一个国内买的WCDMA制式的MiFi(可以理解为他是一个移动的WiFi接入点,pocket WiFi,这样可以支持多个终端,比如多部手机、ipad、笔记本电脑一起用WiFi上网),买了一张只有数据业务的流量卡,3个G流量,50纽币。听说Vodafon还有自家MiFi+2个G流量数据卡的套餐。其余两家的情况不太清楚。就信号质量来说,南岛地广人稀的,也无法指望他覆盖做到多好啦。 ----- 行李中应该必备什么,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但是我想啰嗦一下还真的要带一下的和完全不用带的。总体来说有几部分需要准备的。首先卫生用品,什么洗漱用品就不多说了,但是accommodation是肯定提供洗发水、沐浴液(有的motel提供比较平价的,有的度假屋提供的是有品牌的哦)和毛巾的。那边住宿地不提供一切一次性的东东,比如牙刷、牙膏、拖鞋、剃须刀。说起拖鞋,如果去那边洗澡你认为必须穿拖鞋的话,带一双人字拖或者洞洞鞋。我当时是为了飞机上把鞋脱掉,买了一摞那种航空公司发给头等舱的一次性拖鞋,每人带了2双,除了飞机上,到NZ那边发现也用得上。不要带马桶垫纸,不是说习惯不习惯什么的,主要是那边也没什么地方扔,厕纸都是直接投入厕所的(日本、新加坡等其实也是这样),只有女性卫生用品才会用纸包起来放在旁边的体感开启的小盒子里。洗衣粉可带可不带,那边的laundry处可以花1 NZD买一袋洗衣粉(一般洗衣机是投币的,洗涤2NZD,烘干2NZD,洗衣粉1NZD)。然后防晒方面,墨镜、防晒霜都不能少!帽子无所谓了,那边风大,如果有戴帽子的习惯请抓好它。饮食方面之前说过,可以带乐扣乐扣保鲜盒,存储吃不完的东东,水壶要带,矿泉水比较贵,可以在住宿地烧好水路上带着。资金方面,带上华夏卡(记得往里面存好钱。。。)和多币信用卡、现金。租车方面,带上车载充电器、USB充电线,如果带mp3的话再带个音频线。 纸质材料中,准备好护照原件、护照信息页和签证页复印件(与原件放在不同的地方,以防原件丢失),驾照!!!驾照翻译公证件(如果在手里)!!!机票、活动预定、保险的订单如果方便可以打印,活动订单我当时是用ipad出示电子版的Kate发给我的订单给工作人员的,打出来更方便。然后可以带个笔飞机上填写入境单用哦~ 下面重点说说电子设备。手机装好google map、导航软件和翻译软件(一般不需要,除非是买菜点菜的时候)就不用多说了。各种相机、充电器、相机存储卡千万不要忘记带,需要的人士可以带移动电源、MiFi、笔记本电脑之类的工作必备物(其实笔记本电脑后来变成我备份照片的专用设备了)。新西兰插头是三相的,上面是个八字,下面是个竖的,240V,并会有开关按钮,插上国内使用的电器没有安全问题。要带三相头插线板~引出来的插排中,要有平行的两相插孔,便于插手机充电器。新西兰的吹风机什么的也有两相的,但是人家那个两相是八字型的,平行的两相是不能直接插的。然后,我有几个建议带的小东东,首先是望远镜,看动物时清楚,而且可能旅行公司提供的望远镜会看起来晕。然后是手电筒,萤火虫洞什么的需要这个,但是观星的时候,还是别打手电筒了,会影响别人照片的曝光。 衣服方面,我只能说说春季的选择。首先不用带裙子和短裤了,穿不上,短袖都很少穿。建议准备一件保暖的(羽绒服或抓绒,晚上观星必定会穿),一件防风的比如软壳(到了海边你就懂了),一件防雨的比如冲锋衣(小雨不打伞,大雨打了也没用),软壳裤/速干裤(上冰川穿),其他就是喜欢的牛仔裤和卫衣啦,千万别带太多,那边可以洗衣服的,给行李箱多腾点儿地儿吧。 ----------- 镜头的选择。我们这次带的主机是Canon 6D+三个镜头,一个是广角17-40,最大光圈4.0那个;一个是套头24-105,最大光圈也是4.0,用的特别少,只上冰川时用了;另一个长焦镜头用的很多,是70-300的胖白,光圈不大。因为拍人像比较少,套头用的少,而且感觉真需要拍的话用长焦就可以搞定的。上冰川的时候因为要考虑便携性,只想带一个镜头,就带了最中庸的24-105,因为害怕冰川上不允许随便乱走乱动(其实没那么恐怖),怕两人离太近没法用长焦照。广角又觉得不好照人,所以才带了24-105。不过其实在冰川上基本都是盲拍,白晃晃一片取景器里啥都看不清。。。长焦很需要的,一个是在行驶的车里或者飞机里往外拍,一个是拍野生动物和小朋友的必备,另外我途中看到有些喜欢的山啊湖啊的细节也会选择用长焦拍;广角也很需要,新西兰的自然风光适合用广角拍大景,而且就是需要拍星空的话,得准备一只广角头。。。最后说一句,看到坛子里好多大光圈定焦头照的萌妹纸,好羡慕呀~~备机带的是GF2, 20的定焦头。然后如果想拍星空的话,一定要带三脚架,这个负重,没辙。。。 新西兰的风景摄影,大部分是来自于LOOKOUT这类观景台,有利有弊。有了观景台大家就不会路上乱停车,或者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下车来拍照了,但是另一方面,大家拍的照片可能完全一样,至少角度是完全一样。如果要拍好片儿,还是要去别人不去的地方,或者要起早贪黑,在日出日暮这种最容易出好片的时段四处活动。这点我做们的非常不好,我们每天早上都睡懒觉,太阳要落山的时候又在自己做饭。。。 -------- 放送一些有用的网站: 天气预报:http://www.metservice.com/,看城市就选city,看小镇可以选rural,还有专门的国家公园项 www.doc.govt.nz/parks-and-recreation/plan-and-prepare/weather DOC的天气预报 南岛路况:那些地方封路了,哪些地方在维修等: http://www.nzta.govt.nz/traffic/current-conditions/highway-info/road/8373/south-island.html 查询两地行车距离和时间,上面说过:http://www.aatravel.co.nz/main/td-calculator.php 日出和日落的时间查询: http://www.timeanddate.com/worldclock/sunrise.html 选海岸附近的城市名,如nugget point可以选dunedin 潮汐时间查询:http://www.metservice.com/marine/tides http://www.linz.govt.nz/hydro/tidal-info/tide-tables DOC的超级详细的地形图(等高线那种,还可以查营地位置):www.camping.org.nz www.doc.govt.cn 除了booking,几个旅行指南,或者查住宿的:纽西兰官网 http://www.newzealand.com/ Tripadvisor: http://www.tripadvisor.com/ AA:http://www.aatravel.co.nz/main/index.php Jason:http://www.jasons.co.nz/ 以及 http://maps.yellow.co.nz/ www.qualmark.co.nz www.travelbug.co.nz http://www.holidayhouses.co.nz/ 本地人搜房经常用 http://www.wotif.com/ 看某个地区的景区和活动排名可以用tripadvisor,抢特价票用 http://www.graboneescapes.co.nz/ 以及 http://www.bookme.co.nz/bookings/queenstown/home 南景观路线的地图不太好找,这里有一个pdf地图下载地址 http://www.doc.govt.nz/documents/parks-and-recreation/places-to-visit/southland/ssr-catlins-map.pdf --------- 沙蝇药水,在西海岸的motel,salmon farm或者FOX Glacier Guiding的前台有卖一小瓶塑料简易包装的,4NZD好像是。户外店和超市里常见的是强生欧护(OFF)的喷雾,黄色钢瓶瓶身,橙色喷头。我是在药店买的,回来一看还是个有牌子的,牌子叫kiwiherb,主要做儿童口服药的,也有缓解压力等草药。我买的时候说要spray,店员推荐说这个very natural,可以直接喷脸,我就买了。叫做Herbal Insect Repellent,100% natural protection 样子是下图这样,50ml。成分中有柠檬草油、草本提取物什么的,含酒精,DEET free。喷脸的时候还是有点儿刺激的,不能喷眼睛、破损皮肤和粘膜。官网卖16.3 NZD,药店16.99 http://www.kiwiherb.co.nz/afawcs0145625/CATID=12/ID=42/SID=200896977/productdetails.html |
回复 8# 花镜框 新西兰的旅行丰俭由人,大自然对游人完全免费,但是只要是涉及到有人给你服务的活动项目,那就很贵了,没办法,那边人工费太高了。本节介绍我在新西兰此行参加的各种activities,不会详细介绍活动流程,那个放到后面每日行程中讲,这里只介绍每项活动的价格、天气条件、适用于什么需求的人群,还有因为官网总是会有很多种套餐供选择,我会简单介绍下这些套餐间有什么区别。有些是我亲身体验,有些是去之前给官方工作人员辛苦写mail咨询的:) 1、FOX Glacier Guiding-Helihike:价格399 NZD/人。http://www.foxguides.co.nz/ 这个大家都很熟悉了。受天气影响很大(起飞前最后一刻才能给成行确认),也很需要体力。提供登山靴(自己就算穿了徒步鞋也较难通过工作人员认可,还是穿他们提供的吧,还好套冰爪呢是吧)和羊毛袜、背包(如需要)、手杖、防水外套(不过我们当时就没让穿耶,奇怪)。自己需要带好墨镜和防晒霜,可以带相机,但是轻便为主,因为hiking的过程中相机会不断敲打胸脯。。。 坐直升机先在冰川上空环绕10分钟,一路上看到沿冰川底部爬上来的“小黑点”、两边山体的瀑布、冰舌、最后是上一批等待下冰川的乘客蹲在停机区旁边捂着脸。在冰川上降落后,穿冰爪,随后向导带着进行2.5h的冰上徒步。我们当时团比较小,只有6个人,走了好远,踏融溪、钻冰缝,一定要跟住向导不要乱走,下坡时很疲劳,向导找到一个新的大冰洞,兴奋的让大家一对一对钻进去,他来负责照相。我觉得不用带食物了,木有时间吃。水可以喝冰川水。带一件防风外套上冰川吧,我们在安全培训时向导说你们穿jacket会热,因为出很多汗,但是后来上了冰川变天了,那个冷啊,还好把软壳放包里带上来了。最好是穿防水排汗的衣裤,因为出很多汗,本身冰川上水汽也大,穿棉的容易湿了捂在身上。冰洞里常有水帘洞,防水的比较方便。 Fox和Franz Josef Glacier有何区别?没有太大区别,唯一就是Fox可以参加带向导的从底端开始攀爬,也可以坐直升机helihike,而Franz Josef仅能坐直升机helihike 一句话点评:它当之无愧成为来西海岸的首要理由,甚至可以成为唯一理由! ![]() ![]() ![]() 最新消息,看到dartriver官网的booking处, 看到已经能在选择半天的喷射艇后,选择是否要加combo项目了,可选的就是我参加的这个milford sound scenic flights或者另一个乘坐四驱车至皇后镇附近的山中的combo项目。 ![]() ![]() ![]() ![]() 7、Te Anue Glowwore Cave:https://www.realjourneys.co.nz/en/experiences/glowworm-caves/te-anau-glowworm-caves/ Real Journey公司经营的Te Anau湖萤火虫洞探险,75纽币每人,每天很多班次,不受白天黑天的限制(由于在洞穴里)。坐船从码头(湖边isite背后)坐船出发到湖对岸,进洞穴前工作人员会反复强调安全,因为洞穴很黑很长,刚进入时洞顶很低,因而必须要弯腰保护头部。进入后洞里还是很开阔的,有黄光照明,栈道旁边一直奔腾着溪流,水声很响。脚下要注意,潮湿很滑,扶着护栏前进。到栈道尽头,变成完全的水道,工作人员会安排大家上船坐好,她站在船头拉着岩壁让船移动,头顶上方的岩壁上会出现密密麻麻绿色的光点。这些就是萤火虫,和我们理解的会飞萤火虫不同,这种萤火虫通过分泌黏液挂在岩壁上,尾部发光,吸引其他飞虫,然后把飞虫黏住吃掉。。。汗,跟蜘蛛一样,想到这个有点隔应。洞内主要就是注意脚下安全,洞外有沙蝇和布满苔藓的森林步道,工作人员还在洞外的小屋里准备了热茶~我参加的是19点码头出发的,湖太大,进洞前都有晚霞了,出洞已经完全天黑,21点了。对了,带个小相机就行了,好像洞里不能用相机,也真是没啥照的,太黑。可以在码头照照湖。Real Journey公司是有定2项,便宜那项8折优惠的,我想大部分都人知道这点了:)RJ的三个知名度最高的项目估计就是Milford Sound Cruise, TSS Earnslaw和这个Cave了。 |
回复 9# 花镜框 8、ELM Widelife Tour:http://www.elmwildlifetours.co.nz/ 这个必须要详细说说了,可能因为比较冷门,之前没看到太多介绍,这是我到NZ后去isite自己预定的项目,于是感受了一下NZ的isite服务。在Dunedin八角广场附近找到了isite,向一个金发碧眼的工作人员咨询ELM的这个tour包含什么内容,为什么有这么多种选择。isite的工作人员都要亲自去体验这些预定项目的,这样才能更好给客人介绍。MM很细心的给我介绍她当时的经验,说会带你看各种各样的鸟,确保能够看到黄眼企鹅等。我问MM是否会去sandfly bay,MM说那里现在由于去的人越来越多,看到已经不容易了。那天之前的晚上,我在ELM官网上看了看套餐的选择,然后晕菜了,总结下给大家说说: Otago半岛看野生动物的活动叫做Peninsula Encounters,有5种项目选择:1)最标准也是最便宜的选择,105NZD/人,在私有保护区观赏20多种鸟类、企鹅、软毛海豹、海狮,但是看信天翁的话只能看到悬崖上飞的(不进入信天翁中心);2)105的套餐+进入信天翁中心的1小时游览,147NZD/人,但是当时11月是信天翁繁育季节,因而不可选这个;3)105的套餐+坐船到信天翁栖息的悬崖对面看他们,154NZD/人,这个当时也可以选;4)LITE精简版,比标准套餐少走90%的路,适合体力不行的客人,我记得11月24日之后才开放,也不可选;5)大而全的套餐,除了上面所说还坐船cruise,216NZD/人。我综合了一下,只选了标准tour,预定后MM会告诉你几点到住的地方去接你,夏季大致的出发时间是15点半,但是由于天黑时间不一样,野生动物的活动时间也就不同,这个时间有可能会有变动;而且还会根据你住的地方距离isite的远近而定,我住的motel就在半岛附近,因而是15:45接我们。然后MM说了几个注意事项,一个是一定要穿保暖衣服,那里海风太大;另一个是建议我们带上晚餐(比如三明治)补充能量,因为接下来会提到,这个项目确实好费体力的。 下午来接我们的面包车,原来司机就是guide,又是小团队,一共6个人,guide发给每人一页知识介绍sheet,选自己的母语。他先驾车带我们沿着半岛沿海的道路开,后来就上了山背上的Highcliff Rd,这个路的确很难开,山脊上不说,只有单车道,土路,护栏看起来很不牢靠。。。guide先带我们去Larnach城堡接了另一位中国大姐,然后往一个湖出发。司机虽然看似很随意的,边聊天边开车,但是他眼睛很尖,看到了鸟类就刹车让我们隔着玻璃观察和拍照,给我们讲解。一路看到了好多种鸟,然后继续沿着山脊的危险路开到信天翁中心,带我们在它们栖息的悬崖旁边看飞翔的信天翁。那里除了信天翁,还有苍蝇一样成片的海鸥和Shag,好热闹。信天翁中心当时因为繁育季节不能看巢,但是有展览,想借用洗手间还得花5纽币。接下来继续沿着山脊路开到一个木栅门前,车停住,人进入木栅门后要锁上。Otago半岛和南景观路线的海岸线一样,是丘陵牧场的海岸线,可以算是海岸就是一座座长满草的山,有咩咩在吃草,此时发现我们正站在海岸线一座丘陵的平顶,要顺着伸向海的坡度走到沙滩上,路上,有一片片丛林,是ELM公司建立的私人黄眼企鹅保护区,这里有他们的巢,因而他们经常在这里出没。果然在树丛中看到了1只黄眼企鹅大摇大摆,然后继续往下走到沙滩上,看到海狮不知道是嬉戏还是打架。然后又往坡上爬,到企鹅观测小屋里看到两三只企鹅在爬坡回家家,还和坡上吃草的羊面对面对视了很久。回程爬丘陵坡的过程,确实很需要体力,好累好累,没想到还要翻过丘陵去另一侧的岩滩看密密麻麻的海豹~天渐渐黑了,我们回到车里,guide开车从半岛往Dunedin市区走的路上,看到建在坡上的Dunedin家家都闪着灯~其实晚餐也不用带,根本就没有想起来吃。 ![]() 9、Oamaru Blue Penguin:http://www.penguins.co.nz/ 40NZD/人(对了,一般来说NZ的项目都在每年十一期间调价,十一之前好像还是35纽币呢,所以大家如果行程确定可以在十一前预定哦),奥玛鲁的明星项目,其实有很多白天黑天的tour,但是大家都喜欢看日暮的小蓝企鹅回家。在一处海边岩滩附近,向陆地深入3~5的地方,有一片小蓝企鹅的巢,用小栅栏围起来。小蓝企鹅晚上就顺着岩石爬上岸来,一摇一摆走到他们的巢里,而游客就坐在他们回家道路的两侧静静的看着他们。进入坐席前,问了问前台的毛利MM,能不能用照相机,她说不行,我又问没有闪光灯呢,她依然说不行。游客席的座位是后排逐渐增高的,为了保证每个客人都能清晰地看到小企鹅,其中VIP席的第一排游客更是离小企鹅只有5米。夜幕降临后,小企鹅回家道路两旁的观众席前亮起了黄色的大灯,把回家道路照的清清楚楚,但是据说小企鹅自己看不到这种光。然后毛利MM过来工作了。她先是和观众强调不允许用相机,一经发现,她就要把人请出去了;然后强调观看的时候不能站起来,这样会影响后排观众;然后要保持安静。 曾经一段时间很安静,大家很捉急为什么小企鹅还不回来呢,只看到超大的海浪拍着岩石,大家都担心这部会把小企鹅拍死吧。但是过会儿天完全黑了之后,岩石那边出现了企鹅的叫声,如果坐在靠近岩石部分的座位,能看到小企鹅顺着岩石成队往上爬,然后他们虎头虎脑的爬上了岸,一群小企鹅20多只,迟疑着要不要往巢的方向走,叽叽喳喳叫着犹豫着,然后只要有一只胆大的往前一跑,立刻大家都屁股摆摆的往家开始跑了。他们好像真的是看不到我们这些观众的,而且工作人员在用话筒数着登陆企鹅的数字,他们似乎也听不到,但是也有胆小的小企鹅快跑回家之前突然掉头奔回大海了,不知道是被什么吓到了,让我们有些担心。就这样一批一批的,小企鹅们傻乎乎的摇摇摆摆爬上岸回家,工作人员一只一只数着,那一晚一共有150多只企鹅,太萌了。他们回巢之后还会叽叽喳喳的叫着,好热闹。下面这张图是大牛赛文哥(穷游账户@se7en哥,微博@赛文哥 )的盲拍大片,很赞,不知道有没有被毛利MM发现后按倒在地,哈哈 ![]() 10、Lake Tekapo Stargazing:http://earthandskynz.com/earthandsky/ 这是另一个到了NZ才定的项目,原因就是想看看天气再说。观星是很需要天气条件的,虽然Tekapo这里雨很少,但是夜晚有时还是会有云的。 定观星一定要定中文解说的,要不完全听不懂。当时先跑去了isite,后来发现Earth and Sky公司就在isite隔壁,定了个中文团,晚上23点半在前台集合。135纽币/人,有YHA卡,每张卡减免10纽。stargazing项目是在Mt John上参观天文台,认识头顶上的星空,但是如果天气不好,活动可以改期但不能取消,会改在室内进行。 23点30分,我们在前台集合,发现中文团里台湾的游客比较多,大家先坐在沙发上听英文讲解,为什么tekapo每年下雨很少(其实和喜马拉雅山两侧西藏和尼泊尔的情况完全相同,因为南阿尔卑斯山脉阻隔了塔斯曼海的强大水汽,山这侧的tekapo高原非常干旱,而山那侧的西海岸无比湿润,巨大的降水量造就了雨林),然后让大家看星空的延时摄影,好美。随后工作人员每人发放了超厚的外套(因为山上晚上太冷了!)和红外线手电筒(观星需要拒绝白光,所以发红外线的,很贴心)。随后大家上车,司机带我们去Mt John山上的天文台,大家知道Mt John在6pm之后就关闭了,主要是上山的路上有一道木栅门会关闭。我们的车就通过这扇门,然后司机把车灯关掉了,我很震惊,因为山路很陡而且很窄哦,而且一片漆黑。但是很快发现地面上有反光条,还是可以看路,路上还有兔子和吃草的咩咩,看到车来了赶紧闪躲。 到了山顶,有中文guide Carrie过来接我们下车,好巧啊,因为我去之前给Earth and Sky官网写信咨询,就是carrie回复的我。我们走到天文台旁边,先是俯瞰小镇,Carrie指着我们俯瞰的Tekapo小镇说,这里四面环山,有山阻隔不易形成积雨云,因而晴天概率特别的高;小镇的人们常年来养成习惯只用柔弱的黄光或者红光,不用白光照明,而且光束只打向地面不照射天空,以免形成光污染,这也是为什么刚才车上山要关闭车灯。她指给我们,车灯白光带来的光污染真的非常严重。这一切,将tekpo打造成全球首个暗黑星空保护区。然后Carrie带我们进天文台用天文望远镜观测星云,用激光笔指着星空教我们认识南十字星、老人星、大小麦哲伦星云等,如何用这些星星来辨别方向。期间,还有Astro Cafe工作人员送来的热巧克力喝:)看天文望远镜的时候,工作人员会帮助你用追星仪拍月亮!汗,为什么是月亮呢,因为我们去的时候接近满月,月亮太亮了导致星星没有想象中那么亮那么密55555,也会帮你照银河的,但是我们那天月亮太亮,银河不太清楚5555。后来我们自己把背上山的三脚架拿出来,自己拍了会儿银河。工作人员还会帮助大家在山顶合影(强烈推荐观赏他们的官方Flickr http://www.flickr.com/photos/earthandsky/,有每天给客人拍的合影和专业星空,从中可以看到每夜的天气都不同)但是我们那天又因为月亮太亮,还有云,没照出我们头顶的银河55555。第二天我们自己在湖边看星空的时候,因为月亮当时被周围的山遮住了,感觉星星特别的密,很美!但是后来月亮渐渐升起来了,我们就打道回府了。所以,观星真的要避开月亮啊!尤其在山上,月亮更是高高挂啊! ![]() ![]() ![]() 活动除了Skyline,观星、Otago半岛的ELM和Oamaru的小蓝企鹅,其余都是http://bbs.qyer.com/thread-579939-1.html 这里预定的,有折扣。 一路上还有很多很口水的活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参加,比如Wanaka及皇后镇的skydive,皇后镇Kawarau Bridge和Skyline山上的蹦极、皇后镇的滑翔伞、Doubtful Sound的过夜游船、丹尼丁的泰伊里峡谷观光火车、Tekapo的Air Safari观光飞机、Mt Cook的冰川湖Ice Explorer、直升机雪山穿越/降落,Akaroa的swimming with dolphin、羊驼农场等。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好好选择项目,毕竟不便宜啊~ |
回复 11# 小猴 谢谢小猴,我终于知道怎么弄了,在我的每张照片po出来之后,右上角都有一个“设为封面图片”的按钮选项~ 啰啰嗦嗦的实在没地方写了,这楼用来写当地特色的一些手信和可以采购的纪念品吧。 哪里有纪念品商店? Queenstown主街上有很多家纪念品商店,但是不一定便宜,买纪念品这事儿,如果超市没打出特价什么的,就华人纪念品超市搞定吧,毕竟他们卖的都是华人常带的礼物,而且还经常是批发价。下面是几家路上遇到的华人纪念品商店: 1)Queentown码头,Flames旁边的三和礼品店(alpha pacific Queenstown),可刷卡 2)Te Anau Real Journey码头对面,南方礼品商店(luxmore souvenirs),可刷卡,记得他家comvita蜂蜜巨便宜! 3)基督城那个我买酱油醋的华人超市,279 Greers Rd,只能现金,刷visa要多charge5% 除了下面这些典型纪念品,这些纪念品商店还会有毛绒玩具(kiwi)和冰箱贴 大家都带什么纪念品? 蜂蜜:比较有名的是康维他COMVITA,超市里还比较多的是红印RED SEAL、hnz,本地人常吃的牌子是Airborne和ARATAKI。不管什么品牌,都可以选有manuka成分的。Manuka是当地一种茶树,有消炎抗菌作用,因而蜂蜜中如果添加Manuka成分,会在瓶身有所标注,5+就对肠胃比较好了,10+的已经有药用价值了,甚至可以直接涂抹伤口。 南方礼品店的10+ comvita,3瓶500g的170纽。有时超市会对5+的打折,记得超市有次500g的comvita打折到24纽一瓶,入了几瓶。托运的时候可以考虑用保鲜膜裹住,夹在衣服里。 ![]() 保健品:蜂胶含片、鱼油、芹菜精、月见草、葡萄籽。。。这里的保健品太齐全了,华人最认的牌子是COMVITA 、 goodhealth 和 Thompson,种类太多,不上图了。 推荐喉片:COMVITA出品的Winter Wellness喉片,含有蜂胶和manuka honey,嗓子不舒服含上一片很赞 ,有袋装和板装。 还有蜂蜜衍生出来的蜂胶牙膏啊等等 零食:(这个还是主要在超市买) 巧克力:我最喜欢的还是Whittaker's,口味极其多30多种!最有当地特色的是kiwifruit的黑巧克力和L&P的白巧克力(下图左一左二,后者不是新西兰当地特色的柠檬味碳酸饮料吗,所以这种白巧克力吃起来有跳跳糖口感),PakN Save最便宜,一片(自己掰那种)3.69NZD,同样的东西,Te Anau的 4 Square能卖到快6块。也有袋装,每个独立包装,稍贵一点 水果茶:小腻腻推荐,Healtheries水果茶,各种水果口味,闻起来非常香~(可以买常见口味如苹果树莓草莓,也可以买南太平洋特色水果,FEIJOA、TAMARILLO等,下图右) blue bird的薯片、cookie time的饼干,在NZ时都可以尝尝~ ![]() 本地护肤品: Wild Ferns的护肤品不错,可以选猕猴桃或者manuka honey这类新西兰特色口味 trilogy:他家最有名的是玫瑰果油,美白祛痘印 还有比如Royal Nectar皇家蜂毒面膜、Lucas Papaw木瓜膏、火山泥面膜什么的,这都是我帮人带回来才认识的啊;) 去华人纪念品商店的话,这类东西琳琅满目的。 ![]() 户外用品、各种羊毛制品及UGG: Queenstown遍地都有户外用品店,Te Anau湖边也有,牌子都不错,比如ice breaker这类,但是好贵啊~~有本地的雪地靴,比UGG便宜一点点~羊毛制品也很多,从小婴儿的,到成人毛衣,价格确实是不便宜啊 帮人带了一种负鼠皮毛做的鞋垫,在基督城机场Departure大厅2楼的“Simply New Zealand”这家商店买的,其他家都只有羊毛鞋垫,负鼠皮毛做的鞋垫比羊毛轻,也比羊毛暖和,所以人家特意指明让我帮带,6双一共281NZD,名称叫possum shoepad,其实Glenorchy Cafe旁边的皮毛制品店就是专门卖负鼠皮毛做的东东的,衣服啊,手套啊什么的,不过确实不便宜。负鼠皮毛做的衣服很轻很暖和,而且不吸味儿,让我代购的朋友说去吃火锅的时候穿过,还真的是这样。负鼠其实就是路上经常看到被撞死的那种毛茸茸老鼠一样的动物,据说在NZ是一种外来物种,在这里没有天敌所以大量繁殖。但是它在其他哪个国家还恰恰是保护动物。。。 再推荐一个买羊驼制品的地方,在离tekapo很近的fairlie小镇上,那里有一个羊驼农场,镇上有农场直营的羊驼制品店,出售比如羊驼毛线、手工鞋、围巾、毛衣、毛绒玩具等,可以店里取一张农场的名片,打电话预定农场的tour。他俩还有网店哦!我在制品店买了两双羊驼毛手工鞋,每双87~90纽币,主人说穿3年后可以再去网店买双鞋垫,再穿3年,哈哈。官网在此:http://www.pacashack.co.nz/,其中网店就点Online Alcapa Shop,看tour的详情就点activities 奶粉:Anchor的奶粉见到的比较多,而且在NZ的时候可以尝试下新西兰的鲜牛奶,很清爽!不是那种稠乎乎的。一般而言约定俗成,蓝色的,名称为BLUE的是全脂奶;绿色的,名称为TRIM的是脱脂奶。不管是奶粉、鲜奶都是这样的,motel送的奶也是一样,常见的奶制品品牌是Meadow Fresh,还比较常见的牌子是KLONDYE。 啊啊啊啊啊专题攻略终于到一段落,后面开始新开楼更新每日行程咯,耶! 下接61楼,DAY 1 |
回复 当前帖子